读后感

5U文学网 > 作文 > 读后感 > 高中《俗世奇人》读后感

高中《俗世奇人》读后感

| 彭永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俗世奇人》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高中《俗世奇人》读后感1

《俗世奇人》中的天津手艺人个个都身怀绝技,令我佩服不已。看!张大力正举着石锁高兴不已,刘道远正为人情淡薄而垂头丧气,冯五爷正为了小偷是谁而苦恼……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杨巴与刘道元。

津门胜地能人如林,此间出了两位买茶汤的高手,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杨七,他手艺高,只管闷头制作;一位细白精朗,人称杨八,他口才好,专管外场照应。虽只有两个人,但他们却把买卖做得十分红火。一天,中堂大人来到天津,官员们让杨七杨八做茶汤给李中堂。可李中堂却因为把碎芝麻看成了脏东西而大发雷霆,所有人都不明白,只有杨八明白,并用三言两语化解了尴尬,使中堂大人给了赏银,又让自己在天津成威名大振,杨七却渐渐埋没了。杨八没有广阔胸襟与伙伴分享名誉等身外之物。

有名的文混混儿刘道元想知道他死后其他人是怎样的态度,让两个徒弟帮忙装死。结果,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来了,先是没名没姓的人来看热闹;因为他一张纸状子差点倾家荡产的贺老板‘呸’地把一口大黏痰留在地上;一个大汉牵着一条狼狗说是向刘道元欠他的十条金子;平日里与刘道元称兄道弟的‘一枝花’竟也一面不露。不仅如此,邻居乔二龙竟还带着儿子来‘抄家’。终于过了七天,刘道元要出殡,没想到平时与他讲礼讲面的会友脚行的滕黑子那帮武混混儿竟挡在队伍前,他那兄弟‘一枝花’也站在他们中间,要抢夺金判官笔。刘道元终于接受了这一切,原来这些人表面上与他讲礼,他‘死’后竟是这般模样。

一个是因伶牙俐齿而威名大振却没考虑同伴的人,一个则是想知道别人对自己的真实态度是怎样的,却在知道结果后几近崩溃。虽然遭遇不同,但都是能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的事情,却全是真人真事。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种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俗人;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

高中《俗世奇人》读后感2

在这个寒假里,我阅读了冯骥才老先生写的《俗世奇人》一书。我对书里的人物非常的钦佩,而且他们各种各样的绝活让我大开眼界。

《俗世奇人》这本书主要讲了:天津卫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碱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有精通医术的苏七块,刷墙技术精湛的刷子李,力大无穷的张大力……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刷子李。刷子李有一个绝活:就是刷墙的时候衣服上不会染上一点点油漆,如果沾上就不收费。有一次,徒弟在给刷子李端茶点烟的时候,发现师傅的裤子上有一个白点,但是用手一捏,白点却消失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师傅抽烟时不小心烫破一个小洞。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在仔细观察后才能下定论这个道理。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的奇人。残奥会第一届游泳冠军的金牌的主田荣5岁时因触电而失去了右小腿和整个左臂。14岁时因在水中时飞速游泳时被永顺县体委的李兴虎教练发现并对他进行了训练。田荣每天清晨5时就起床,在运动场坚持4000米的耐力练习,单脚跳、拉皮筋,每次训练下来都是腰酸腿痛,但他硬是咬紧牙关坚持完成训练。2001年,田荣终于游进了湖南省残疾人运动队。他在S750米蝶泳预赛中以31秒09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之后在决赛中,又以30秒37的成绩再次刷新了自己的纪录,完成了这个主要项目上的卫冕。9月15日,田荣再与7名队友分享了男子20分级4×50米混合泳接力赛奥运金牌。

其实在《俗世奇人》中,这些高人并非是样样精通的,所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请牢牢记住在大家心里吧。

高中《俗世奇人》读后感3

天津卫码头生活着一群平凡朴素、性格迥异的百姓。他们生活在市井民间,过着平淡简朴的生活,却有着一段段奇人妙事流传给后人品味。能让死鸟复活的贺道台;力大无穷的张大力;嗜辣如命的杨巴;苏七块、泥人张、刷子李......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就是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奇人》。冯先生用诙谐幽默的文字向我讲述着清末天津卫码头生活着的那些神奇的人们。每次读到这本书我都会忍不住浮想联翩:想象着我正穿梭于清末天津卫码头的市井小巷,仿佛泥人张、苏七块、刷子李他们我转头就能见到。

冯先生说“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刷子李”刷得一手好墙,他“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他还有个怪癖,刷墙的时候喜欢穿黑衣,穿黑衣可不是为了耐脏,他拿刷完墙后“黑衣上不染一点白”来检验自己的工作。正骨高手“苏七块”,那可真是艺高人胆大。他“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那个年代在接断骨的时候,病人竟然感觉不到疼痛,那苏大夫手上的速度得有多快啊!每每冯先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讲述这些匪夷所思的人和事的时候,我就只剩下啧啧称奇地感叹了!

冯先生在《俗世奇人》里塑造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完整传神。在《苏七块》这则故事中,牙医华大夫是苏大夫的邻居,他善良可亲,愿意为三轮车师傅垫付七块银元的医药费。在《认牙》里华大夫则是个医术高超,是牙科领域里无人企及的专业高手。正是冯先生传神地描述,让华大夫这个人物跃然纸上。我赞叹着华大夫高超的医术,更敬佩的是华大夫的善良。

一遍遍阅读着《俗世奇人》,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就越来越深。刷子李、泥人张这些手艺人们让我深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堪称惊世骇俗的手艺人,他们在自己的行当中,必定付出了千辛万苦才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尊敬。手艺人的故事都是励志的,充满希望的。而读过《酒婆》、《冯五爷》这些耐人寻味的故事后,留给我的是深深地思索。也许现在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可随着我的慢慢成长,我会对其中的道理理解得更深刻。

一本好书值得反复翻阅,《俗世奇人》它是我的枕边书,每当想起,我可以随手拿来细细品味......

高中《俗世奇人》读后感4

每一个人,都在这硕大的世界里,焕发出自己微小却耀眼的光芒。我们都是那微小的一份子。

——题记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俗世奇人》,看着颇有趣味,细细品读起来也有不少道理。冯骥才的文章感觉着是真真实实的、贴近我们的生活的。看着他的书,就好似有着人在给你讲故事一般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这个故事的舞台,就在那小小的、不起眼的天津码头上,一群看似普普通通的人,发生了那么些不普普通通的事。

就像立下规矩的苏七块、力大无穷的张大力、卖东西卖成精的蔡二少爷以及机智勇敢的泥人张等等,我们不知道他们的住处,不知道他们的习惯,也没真真实实地看见或听见他们,但我们似乎能看见他们的容貌,听见他们的声音,就仿佛是活在我们的周围一般,是平常打过招呼或擦肩而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们。即使是那些再普通不过的人们,也过着不普通的生活。不怕官,不怕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吃饭,怕是“天皇老子”下了凡,他们也不怕。手艺人怀揣着自己的手艺,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了一块护身符,不怕抢不怕夺,不像钱和权一般,有的多了便担惊受怕。他们,是用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能闯出了一片天。他们用尽自己的全身力量,在这伟大磅礴的宇宙里,散发出一片一片微小却耀眼的光芒。

接下来不妨让我给你讲讲我遇见的那些俗世奇人们吧。

绍兴,安昌镇,河流旁的小路上。

来往匆匆的行人们,都路过老人们的身旁。河流潺潺的水声,乌篷船悠悠的划了过去,阳光温和的照在老人的身上。老人身旁熬着的一锅白糖散发出浓浓的香气,晶莹透亮的金黄色,像是吸收了阳光的温暖,香气十分吸引人。他终于决定站了起来,拿起大铁锅中滚烫的白糖,放到了木架子上,围成一个圈,拉长,又重新在绕回去。不一会儿,透亮的金黄色变成了雪一样的纯白色,散发出麦芽糖的浓浓气息,这一下子,许许多多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好多好多的小孩叽叽喳喳的想拿糖,原本寂寞的老人家一下子受欢迎了起来。塘栖,运河旁,一棵硕大的古枫树下。每每都会有一个捏泥人的,早就忘了他叫什么,他也早不来做泥人了。但就是他,陪伴我度过长长的童年岁月。在他那儿买来的泥人。也早已是数不过来,等到干裂了还是舍不得丢,所以至今我的桌子上还摆着一个唐僧,一个孙悟空,一只像会唱歌一般的鸟儿,还有一个小小的我。每一次,当我们没有事情做的时候,那许许多多的孩子们就涌上了他的摊位,用积攒了两天卖鸡蛋饼的钱去买一个小小的泥人。有一次,他说他要走了,回老家了,临走前,总要给我们些礼物,留个念想。他捏了每一个我们,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到现在还是仍旧记着这段回忆。

更多更多的俗世奇人们,我想,我根本就讲不过来,买兔子的人,蘸糖画的人以及养花的爷爷,都是一个个的俗世奇人。

我想,每一个人抑或都是这样,用自己的力量,焕发光芒,感染着身边的我们。

高中《俗世奇人》读后感5

我读了老师推荐的《俗世奇人》,有许多许多的感想。

我曾经读过不少小说集,但从来没有一个像俗事奇人给我带来的印象深刻。在这本小说集中,以细腻的笔法诉说着一个一个劳动人民的遭遇。用一件一件的小事来诉说着天津劳动人民的不可思议的能力。整篇文章有趣、耐读。却又不乏真理。

有绝技的人,生活才不会平淡。

“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书中正骨医苏七块看病前必先收取七块银洋;粉刷匠刷子李干完活全身不粘一个白点;泥人张从鞋底上取下一块泥巴便单手捏出活人嘴脸;造假画的黄三爷以假乱真耍得行家丢了饭碗,等等,皆是些听起来神乎其神,但却实际上存在过的人物。

他们每人只要有独一无二的绝技或者是另有绝活的,那就一定有绰号,比如说:像刷子李、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苏金散等等。津门人好把这种人的性,和他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时间一长,名字不知道,倒知道一个响当当的绰号。

就拿开篇文章苏七块来说。在我认为苏大夫并不是求财心切。也许,他早就想过破坏这个规矩,让大家认识认识真正的苏七块。要不然,他不会还给华大夫大洋。而是在,天津卫当时这个混乱的局面中所破逼无奈的,他若坏了这个规矩,以后,他的话别人是不会听的。在这个局面中、这个环境中无发生存下去,这样,他也是想为自己谋生。

在这篇文章将一个“认牙不认人”的华大夫栩栩如生地向我们展现了出来。初读这个故事,当然是十分的不理解。比如:华大夫为什么只认牙不认人呢?他这不是在自找麻烦吗?但是读完这篇文章再好好想一想,你就会知道他这仅仅是为了给病人医好牙。他之所以顶着这种可能被误解的压力只认牙,是为了节省病人的时间,是为了病人的利益。也正是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才能让华大夫被大家所认可吧!这样的医德难道不应该被人们所赞叹吗?做医生就是要为病人服务,华大夫无疑给所有的医生做了一个好榜样。

平淡的人不平凡。

在平凡的生活中,这些有“绝技”的奇人,生活会平淡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得有真本事,才不会平淡啊!没有真本事,岂只平凡、平淡,还会更加糟糕,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我们要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艺,不只是在那时候这套是种活法,就今时今日才华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

书中描写的人无一不是劳动人们,对劳动人民的态度无一不是赞叹。正如书中所说“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其中的赞扬还不明显吗?

在这时代有才华的人不怕遇不上伯乐,只怕才华比不上别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尽天择,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不算残酷,这只是一个事实而已。



6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