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教学资料 > 教案模板 > 高三优秀地理教案

高三优秀地理教案

| 国渝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科学,汉语中的“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小编收集整理了高三优秀地理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

高三优秀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高三优秀地理教案2

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宇宙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星体,而月球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月亮,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美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月宫(广寒宫)、桂花树、玉兔等,到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与月球有关,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有关月球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像镰刀,有时呈半圆,有时为圆月,在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是在不断变化的。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呢?

[讲授新课]

三、月相及其变化(板书)

1.月相的成因(板书)

(教师利用三球仪边演示边解释)月球是地球的一颗自然卫星,它质量较小,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可以反射太阳光。通过三球仪的演示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在绕着地球转,地球带着月球又在绕着太阳转,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视形状,即月相。它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教师板书并出示图1.10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

2.月相的变化规律(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结合图下小字说明读图分析,然后教师据图解释并结合下面的材料作补充说明。

我国历的科学家(数学家)祖冲之,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有一天好奇地问他父亲:“月亮天天有吗?它什么时候出来?是什么样子呢?”父亲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我教你唱一支《月亮歌》吧!”这支《月亮歌》是这样唱的:

初一月亮看不见,

初二月亮一根线,

初三初四像镰刀,

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

直到十五月才圆。

十七十八月出迟,

廿二半夜月半圆,

一天更比一天瘦,

廿九三十见月难。

通过教师解释、补充说明,来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可用下面两句话来归纳、概括:“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或“上月西西在夜晚,下月东东在白天。”

解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在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球发亮;“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在下半夜至次日白天可见,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球发亮。“上月西西在夜晚”指上弦月西半个月球发亮,出现在西方天空上,傍晚至半夜可见;“下月东东在白昼”指下弦月东半个月球发亮,出现在东方天空,后半夜至次日白昼可见。

(教师结合图1.11图、表让学生来进一步理解、掌握)

(承转、过渡)人们研究月相有什么意义呢?

3.人们对月相的利用(板书)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月相变化的规律性,创造了计时制度。目前我国采用的是阳历和阴历(严格来说应叫阴阳历)两种历法。阳历也称公历,一年一般为365天,是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性推算出来的,我们将在后面讲到。阴历也叫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主要在广大农村中使用。农历中的月就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基础的。农历的平年一般为354天,闰年为383或384天。农历的闰年,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推算出来的,农历的闰年为闰月,采用19年7闰的方法,天文学上称为沙罗周期。

此外,每个月的月相变化,从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下弦再到朔,这种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7日的现象,也是一种天然的计时单元。星期最早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课堂小结]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和地球一起,组成了“地月系”。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因此对它的研究和了解是很有意义的。

[课后作业]

1. 读下图回答:

(1)图中包括了几级天体系统(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2)图中的月相应该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新月

答案:A

(3)图中的月球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答案:C

2.月光是夜晚的自然照明,月亮圆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许多文人在诗词中都有关于月相的描述。请判断以下描述各为什么月相?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卢沟晓月。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1)月底的蛾眉月

(2)月初的蛾眉月

(3)下弦月

(4)上弦月

3.观测月相。可连续一个月每晚8时、凌晨6时定时观测,画出月相,注意月面方向,然后填出下表。

观察日期(阴历)

同太阳出没比较

月出时间

月落时间

夜晚见月情形(形状、方位)

月相名称

三十或初一






初三、四






初七、八






十一、十二






十五、十六






十八、十九






二十二、二十三






二十五、二十六






答案:略

●板书设计

三、月相及其变化(选学)

1.月相的成因

2.月相的变化规律

3.人们对月相的利用

高三优秀地理教案3

第一节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知识要点:

1、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难点解析:

★①功能区的形成:同种经济活动需要的发展条件一致,所以同种经济活动容易在城市相同的区位上聚集起来,发生竞争,最终形成一个以该种职能为主、其他职能为辅的功能区

★②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的区别

在城市中心区,交通最为便利,所以对商业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就是中心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商业区不断膨胀发展,职能层次逐渐丰富,最终发展成为中心商务区。所以中心商业区是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小城市中的。而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大城市中才有的

★③不同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而且这儿的功能区指的就是后面提到的经济文化区

2、中心商务区特点:(对交通要求)

①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平面中心、垂直底层均为零售活动)

3、工业区区位变化特点:

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考虑到环境)  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考虑到经济)

4、住宅区

①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②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难点解析:为什么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高,日常除了工作还会进行其他休闲娱乐活动,所以住宅靠近高坡、文化区;而低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低,终日为生活奔波,日常主要活动为工作,所以住宅靠近低地、工业区。而工业区和文化区的位置是相背的,所以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难点解析:卫星城的作用——分散城市的职能,起到大城市人口分流作用

高三优秀地理教案4

一、预习目标

预习世界地理概况,初步把握世界海陆分布、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

二、预习内容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陆地部分>: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世界的岛:_________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世界面积:___________

群岛:世界:_________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洋部分>:

1.几个概念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2.大洋的概况

_____洋:面积(将近一半)、水温、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____洋:最小、纬度、水温最低

3、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_____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_____、海沟和______等地形

海陆变迁与地形变化部分

1.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内力作用与地貌

(2).外力作用与地貌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1.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____、_____、______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时间里大气中的水热、运动状况。

2.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日气温:每日________时。

日最低气温:每日日出前后。

(2)年变化和年较差:

北 半 球 最 高 气 温 (月) 最 低 气 温 (月)

大 陆 7 1

海 洋 8 2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的纬度规律是_____________

3、降水

(1)大气中的水汽来源:______和蒸腾

(2)饱和空气与气温的关系:成正比

(3)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降水量线:人们根据世界各地气象记录,把降水量相同地点在地图上连起来,这叫等降水量线

4、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位置、海陆分步、地形、气压带和风带、洋流等

5.气候的地区差异

6、陆地自然带

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大象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带 雨林两侧 全年分雨季、干季 热带草原 长颈鹿、斑马狮子、鬣狗

热带沙漠带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 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沙漠带 温带内陆 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 温带沙漠 野驴、双峰驼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 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东西两侧 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 冬长夏短,降水较少 亚寒带针叶林 熊、狐、松鼠

苔原带 针叶林带以北 气温很低,降水少

冰原带 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 酷寒 冰雪裸地 北极熊、企鹅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

资源类型 世 界 分 布

土地资源

世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1、现存的森林主要有热带雨林和__________林

2、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

草场资源 1、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等。

2、分布: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野生动植物 1、橡胶树、可可、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南美洲特有的动物有树獭、卷尾猴、大食蚁兽、犰狳、巨嘴鸟等。

2、非洲是咖啡、枣椰树、油棕和香蕉等的故乡。

3、大洋洲特有的动物有:澳大利亚的袋鼠、鸭嘴兽、鸸鹋等;

4、企鹅、磷虾、鲸等主要生活在南极洲。

矿产资源 基本特点 1、世界上用途广、产值大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黄金、锡、锰、铅等。

2、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

铁矿 1、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

2、欧洲有库尔斯克铁矿、洛林铁矿、英国奔宁山脉附近的铁;美国的五大湖西部;印度的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煤 1、主要分布:①世界煤带是在亚欧大陆中部,从我国华北向西经x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美国和加拿大;③澳大利亚和南非。

2、欧洲的主要煤矿有: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英国的奔宁山脉。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

石油天然气 七大储油区:中东波斯湾,拉丁美洲(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非洲(北非撒哈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俄罗斯,亚洲(东南亚、中国),北美(美国、加拿大),西欧(北海地区的英国和挪威)。

其他矿产 1、南非的黄金,刚果的金刚石,几内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

2、智利的铜和硝石,秘鲁的铜,圭亚那的铝土。

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世界四大渔场:

(四)、世界的居民

1.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分布及原因: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北部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交通、城市发达

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带、高原和山区 纬度高,气温低,赤道附近湿热,沙漠地区干旱,山区地势高

(3)人口问题

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 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1)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分布

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体质特征 肤色 白 淡黄或棕黑 黝黑

眼色 蓝灰 黑 黑

头发 眼色较浅,呈波状 黑而直 黑而卷曲

体毛 较多 中等 少

面庞 鼻梁高,嘴唇薄 扁平 嘴唇较厚

环境适应性 早期分布 较寒冷地区 温带 热带赤道地区

生态适应性 皮肤黑色素含量低,适应紫外线较弱的辐射状况;鼻梁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是冷空气缓慢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 具有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过渡性 皮肤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紫外线;鼻子低而宽,鼻孔通道短,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卷曲,空虚充满空气,形成隔热层,保护头部。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语言 说明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 使用较广的语言 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俄语 国际上的重要语言 俄罗斯等

法语 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 法国等

西班牙语 取代了当地的语言 西班牙、拉丁美洲等

阿拉伯语 国际上的语言 西亚、北非等

(4)宗教

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__教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伊斯兰教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

佛教 亚洲

(五)、世界的政区

1、世界的国家

(1)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是:。

(2)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是: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学习重难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二、学习过程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在世界地图上:1、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

2、主要陆地地形类型有哪五种?

3、七大洲地形各具特色,填表: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亚洲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非洲 “高原大陆”,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欧洲 海拔最低,以平原、山地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增强

南极洲 冰雪大陆,海拔

北美洲 三大地形,纵列分布;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低山。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南美洲 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

大洋洲 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长分布;西部背风坡,降水少,是小麦――牧羊带发展的限制因素。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1、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思考:等温线的弯曲受哪些因素影响?

2、降水的空间分布,填表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气流为主 多 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大陆 岸多(受夏季风、台风影响)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 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

3、读世界气候模式图,说出各个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4、依次说出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规律

5、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6、说出各陆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

1、煤炭、石油资源的世界分布是怎样的?

2、世界人口问题有哪些?解决途径是什么?

三、自我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下图是某海陆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各题。

(1)若图中F点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点可能位于 、 两大洲,该地的气

候特点是 。

(2)若图中F点只有一个季节受西风控制,该地的气候类

型是 。

(3)在亚欧大陆上,图上G点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

主要成因是 。

课后练习与提高

选择题

1.图1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1回答1—4题。

(1)年温差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④⑥⑦ D.②③⑤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4)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⑤⑥⑦ D.①⑤④⑥

2.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从甲地出发的季节应该是 (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 )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3.下列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工业国,又初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是

A.科威特 B.墨西哥 C.印度 D.巴西

下列日本工业区中,主要产业与苏格兰中部工业区基本一致的是

4. A.东京—横滨 B.大阪—神户 C.名古屋 D.北九州

5.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

下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回答6—8题。

6.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7.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首都都是城市

C.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8.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C.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D.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读图,完成9—10题。

9.四图中,有世界渔场分布的海域、盐度的海域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四图中,畜牧业发达的和与北京时间时差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图1是“沿32°N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图3分别是“气温降水玫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是 ,(海洋名称)③是 。(湖泊名称)目前③海海平面每年下降1米左右,试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地质结构的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2、图3中反映该区域气候类型的是图 ,(填数字代号)另一图所表示的气候特点与本区域气候特点的差异是什么?其所属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4)目前,图1区域最主要的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是什么?简述其成因。(至少答出三条)

12.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 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2)请从高到低排列O、P、Q三地气温顺序: 。

(3)请分析O、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当堂检测答案:(1)南美洲 大洋洲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比较多,季节分配均匀 (2)地中海气候 (3)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课后练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1.(1)C (2)A (3)C (4)D 2.(1)C(2)C(3)B 3.B 4.D 5.D6、B 7、A

8、D 9 、C 10、D

11 (1)地中海 死海 原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燥、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 ②人文因素:生产生活引水增多,注入死海的径流量减少。

(2)地壳运动引起岩 层断裂下降,积水成湖

(3)11 图12表示区域雨热同期 水稻种植业

(4)巴以冲突 耶路撒冷问题、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民族纠纷、水源问题等

12(1)冬季 海陆热力性质影响 (2)O>Q>P

(3)O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且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所以气温。 Q地位于40°—60°地大陆东岸;受高纬寒冷气流影响;但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较P高。 P地位于大陆中部的平原地带;容易受高纬寒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最低。

[学案设计]

世界地理概况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世界地理概况,初步把握世界海陆分布、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

二、预习内容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陆地部分:

1.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世界的岛:_________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世界面积:___________

群岛:世界:_________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界线

3.陆地地形

主要地形类型有哪五种?

七大洲地形各具特色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亚洲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非洲 “高原大陆”,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欧洲 海拔最低,以平原、山地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增强

南极洲 冰雪大陆,海拔

北美洲 三大地形,纵列分布;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低山。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南美洲 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

大洋洲 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长分布;西部背风坡,降水少,是小麦――牧羊带发展的限制因素。

大洋部分:

1.几个概念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2.大洋的概况

_____洋:面积(将近一半)、水温、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____洋:最小、纬度、水温最低

3、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_____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_____、海沟和______等地形

海陆变迁与地形变化部分

1.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内力作用与地貌

(2).外力作用与地貌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1.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____、_____、______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时间里大气中的水热、运动状况。

2.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日气温:每日________时。

日最低气温:每日日出前后。

(2)年变化和年较差:

北 半 球 最 高 气 温 (月) 最 低 气 温 (月)

大 陆 7 1

海 洋 8 2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的纬度规律是_____________

3、降水

(1)大气中的水汽来源:______和蒸腾

(2)饱和空气与气温的关系:成正比

(3)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降水量线:人们根据世界各地气象记录,把降水量相同地点在地图上连起来,这叫等降水量线

降水的空间分布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气流为主 多 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大陆 岸多(受夏季风、台风影响)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 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

4、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位置、海陆分步、地形、气压带和风带、洋流等

5.气候的地区差异

6、陆地自然带

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大象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带 雨林两侧 全年分雨季、干季 热带草原 长颈鹿、斑马狮子、鬣狗

热带沙漠带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 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沙漠带 温带内陆 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 温带沙漠 野驴、双峰驼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 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东西两侧 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 冬长夏短,降水较少 亚寒带针叶林 熊、狐、松鼠

苔原带 针叶林带以北 气温很低,降水少

冰原带 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 酷寒 冰雪裸地 北极熊、企鹅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高三优秀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 引入本节课题

[学生阅读]

回答问题: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② 什么是人口迁移?

③ 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

提示: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展示] ①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 ,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

[活动参与] 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承转]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引入下一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问题: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示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

探究问题:①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讨论回答]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新兴工业发达;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 的重建,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承转]从以上分析:引起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生态因素。

[阅读回答] ①自然环境因素中哪些是拉力,哪些是推力?

②什么是环境移民?三峡移民是否为环境移民?

答案:拉力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地形平坦,资源丰富;

推力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称为“环境移民”或“生态移民 ”。三峡移民并不是环境移民,因为环境移民是被迫的,结果都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举例: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

[承转]自然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来实现的。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阅读课本]回答: ①经济因素中的拉力、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经济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举例。

答案:拉力为经济水平高,迁入率高。 推力为经济落后,迁出率高

表现: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发展,交通运输

[展示资料]深圳-年轻的特区城市、 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

提问:造成的人口迁移分别受哪个因素影响?

答案:城市化的推进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活动参与]学生阅读课本活动要求,看图分组讨论: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②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方向:从内地向沿海,从农村向城市,从山区向平原——从经济发达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原因:①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剩余。

②城乡之间收入是促使人口大量迁移的根本。

③国家政策允许人口迁移。

[阅读提问]阅读课本材料: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

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迁移与巴尔干地区的人口迁移分别是有什么因素引起的?

答案: 国家政策、战争即政治因素。

[自主学习] ①社会文化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个方面?

A科技人员出国留学 B 印巴分治C老张到深圳去和儿子一起居住(文化教育、宗教、家庭婚姻)

[活动参与]阅读课本活动要求,讨论回答:

①世界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有什么特征?(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

②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剩余。主要受经济原因影响。)

③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经济因素)

[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在以上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讨论回答:

对人口增长和分布产生巨大影响;对人口结构产生影响;对经济、文化发展深远影响;同时对城市的环境、交通、住房等产生影响。


高三优秀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教师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游记的特点 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

2020小学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5篇

5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