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教学资料 > 教案模板 >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

| 发昌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每一次的教学指导课程,都需要为教学的内容编写好教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篇1

设计意图:

拥抱是亲子间爱的表现,也是最直接、最自然的情感交流,在父母的怀抱里,孩子享受温暖、愉悦的身体接触,也感受无可取代的亲情与关爱。《抱抱》是一个情节简单、角色分明、温馨洋溢、感染力十足的图像故事,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简单的文字、温馨的图片更能引起他们共鸣。

在活动中,我采用情景进入的方式,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走入故事中去。同时,通过"观察--讲述--欣赏--体验"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表达内在的情绪感受。在模仿、观察中细细品味动物角色的脸部表情以及趣味的肢体互动,让孩子深刻感受到和乐、温暖的人际关系。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观察并感受故事中小猩猩的心理变化。

2.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能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老师和伙伴。

3.感受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体验"抱抱"的愉悦之情。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被"抱抱"的情感体验。

物质材料准备:

1.《抱抱》PPT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角色,引起阅读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啵啵。我们和啵啵打个招呼。"

2."啵啵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阅读故事,感知角色情感。

(一)观察图片-页,感知啵啵的快乐。

1."听,抱抱,发生了什么事情?啵啵的表情是怎样的?""啵啵想,森林里肯定还有好玩的,于是它继续往前走!"

2."啵啵又惊喜的大叫起来:抱抱,他看到谁在抱抱?"过渡:咦,啵啵怎么了?为什么?

(二)观察图片-页,感知啵啵的伤心。

1."啵啵这么小,自己没办法找到妈妈,谁会来帮助他找妈妈呢?""大象妈妈看着啵啵说:啵啵,我来带你去找妈妈吧!"

2."在路上看到了谁?它们的表情怎样呀?波波呢?(也想和妈妈抱抱)""啵啵又看到了谁?它们是怎么抱抱的?啵啵呢?"(师幼互动,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背上感受一下另外的一种拥抱方式)

3."波波怎么了?周围的动物们听到啵啵的叫声,它多么着急啊,大家快帮帮它吧!帮它一起喊"妈妈"。

(三)观察图片-页,感知啵啵的愉快。

1."看!谁来了?妈妈飞一样地跑过来,大声喊着宝宝!那啵啵会怎么喊?"

2."啵啵终于找到了妈妈,和妈妈抱在一起。你看后面那些小动物怎么样呀?它们为什么高兴?"

3."啵啵趴在妈妈的怀里,妈妈的怀抱真温暖呀!啵啵悄悄地对妈妈说了一句话,猜猜她说了什么?"

三、完整倾听,升华情感体验。

1."故事结束了吗?还没有呢,我们一起把故事完整的来看一看,后面还发生了什么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小结:除了能和自己的妈妈抱抱以外,自己喜欢的和喜欢自己的都可以抱抱,告诉他:"我喜欢你,我爱你!"请幼儿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老师抱抱,并大胆表达爱。

3.总结:原来一个抱抱可以让人感到这么温暖,我们一起来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也一起抱抱,回到家后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个抱抱好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采用的绘本《抱抱》是以幼儿喜欢的小猩猩波波为主线,跟随它的脚步见到了几种动物间温暖拥抱的画面,绘本中充满着暖暖的亲情。绘本全篇只有“抱抱”和“妈妈”这几个词语,画面温馨感人,易于小班幼儿阅读与欣赏。活动开展较为顺利,但我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在请孩子们观察动物之间是怎么拥抱时,孩子们都在说动物的特征,有可能是因为我提问的方式不太合适,没能提醒孩子注意问题的重点。另外,在请孩子们与我拥抱时,大部分孩子们一哄而上,有几个坐在椅子上不为所动。如果我在请孩子们模仿时有序地进行组织,那么场面应当会有所改善。同时作为社会课,对于绘本情感的挖掘也要更深一些,通过细化绘本中的情节,从而让幼儿在绘本中体验抱抱的一些感受,丰富幼儿对于抱抱的不同感受,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说一说,在下次的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丰富整堂课的教学元素。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篇2

一、活动背景:

我园虽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但很重视幼儿的阅读技能,很早就开展了有关早期阅读活动的课题研究。在绘本风靡的现代社会,我们在每个班级的阅读区里添置了很多优秀的绘本,孩子们一有空就可以拿起自己喜欢的绘本,看看、讲讲,和小伙伴一起分享。《翻跟头》是东方宝宝上面的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里面有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角色,画面清晰、内容简单又有重复性,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⒈乐意参加阅读活动,体验阅读的快乐。

⒉了解故事内容,愿意大胆地表达和表现故事。

(二)活动准备

自制的大型图书1本。

(三)活动过程

⒈引起兴趣。

⑴师:今天,我们又要一起读书了,看看今天要读的这本书和我们以前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1:这本书好大。

幼儿2:很大。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要来读一读这本好大的书。

(评析: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特地制作了一本好大的书。这本自制的“大书”,在原来小画册的基础上放大好几倍,并在原来图画色彩比较单一的基础上加强了颜色的感染力。果然,“大书”一出现,孩子们的视觉上有了一定的冲击力,显得有些惊奇,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⑵师:这本书讲的是谁的故事,你们看出来了吗?

幼儿1:小青蛙和小乌龟。

幼儿2:讲了小宝宝。

师:宝宝们的小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从这本书的封面上我们就知道讲的是小青蛙、小乌龟、小宝宝和西瓜虫的故事。那讲的是他们怎样的故事呢,我们赶紧打开书看一看。

(评析:图书的封面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阅读,要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即首先从书的封面着手,从封面上获取整本图书的讯息,再步入深层探寻书的具体内容。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肯定的语言,肯定了孩子们对图书的初步理解。)

⒉逐页阅读,理解绘本内容。

⑴小青蛙翻跟头:

①师:这是谁?小青蛙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我要翻跟斗咯!”小青蛙怎么说啊?(幼儿学一学)

师:小青蛙想把它翻跟斗的事告诉大家,声音轻了大家会听得见吗?那我们学着小青蛙大声地喊一喊“我要翻跟斗咯”好吗?(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大声喊“我要翻跟斗咯”。

②师:小青蛙准备翻跟头了,我们一起用力帮它喊一喊“一二三”。(集体喊“一、二、三”)

师:“扑通”,哎呀呀,翻歪了,小青蛙翻到了哪里?你们看小青蛙翻到河里,河水怎么样?(引导观察画面)河水溅得高不高?那小青蛙掉到河里的声音应该怎么样?我们再一起学一学青蛙翻到河里的声音:小青蛙掉下去啦!“扑通”(集体做一做动作,说一说)

(评析:第一个画面的理解,关系到下面画面的学习。因此,这也是重点环节中的重点部分。通过三次的语言练习(单纯地学,大声地说,帮助小青蛙说)帮助幼儿更好掌握“我要翻跟头”这句话。而“扑通”这个象声词,可以更形象地表现小青蛙翻跟头的有趣。)

⑵小乌龟翻跟头。

①师:故事中的`小青蛙在翻跟头,那小乌龟在做什么呢?我们赶紧往下看。

师:(看乌龟的图片)小乌龟在干什么?(翻跟头)它会怎么说?我们学着乌龟大声一点告诉大家。(我要翻跟头咯!)小乌龟要翻跟头了,我们一起为它加油喊一喊“一二三”。

②师:看,“砰”的一声,小乌龟它翻成什么样了,谁来学一学?(请一幼儿做一做乌龟的动作)

师:小乌龟四脚朝天躺在地上,头好晕啊,爬不起来了!小乌龟在地上摇来摇去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幼儿集体一起做乌龟的动作:幼儿一起边摇边发出“咔嗒”的声音。)

(评析:运用游戏形式可以增加活动的有趣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主动参与,体验小动物翻跟斗的乐趣。)

⑶西瓜虫翻跟头。

①师:又有小动物要翻跟头了,我们快起来看看。

②师:谁也来翻跟头了?有几条西瓜虫,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二”,有几条?这条西瓜虫会怎么喊?(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这条西瓜虫会怎么喊?(集体喊一喊)这条西瓜虫往这边翻,那条西瓜虫往这边翻,它们一起翻跟头会发生什么事?

幼儿1:它们要撞在一起。

幼儿2:会摔跤的。

师:我们也帮他们喊一喊吧!(教师边做动作边说)“一、二、三”“啪”两条西瓜虫怎么啦?(幼儿个别回答)啊,不小心撞到一起了。那你们听见他们撞在一起发出了什么声音吗?我们也来做一做。(幼儿学一学,说一说)

(评析:这次翻跟头发生了意外,因为方向不同,出现了相撞的结果,其实在观察讲述的过程中,也是提醒孩子们,翻跟头也是要注意方向的。)

⑷小宝宝翻跟头。

①师:听!“我也来翻跟斗咯!”谁在喊呀?(猜)看,是谁在喊啊?(小宝宝)小宝宝要翻跟头了,我们帮他鼓鼓劲,一起喊一喊。(一起喊“一二三”)嘘,听听小宝宝翻跟头会发出什么声音。(教师做听的动作)你们听见了吗?怎么会没有声音的呢?

②(出示爸爸接宝宝的图片)原来是怎么回事啊?(被爸爸接住了)哈哈,正好被爸爸接住了宝宝,宝宝心里怎么样?他脸上的表情怎么样?

(评析:小动物翻啊翻,终于翻到了小宝宝自己了。小宝宝翻跟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从“无声”引发幼儿的猜想,原来翻到了爸爸的怀抱。孩子们会联想到自己翻跟头的情形,体现父子之间的浓浓爱意。)

⑸师:刚才我们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叫翻跟头。大家一起读一读。(一起看封面上读一读)

⒊完整阅读。

①师:你们想不想再读一读这本书上好听的故事?(教师读故事,幼儿可以和教师一起读)

(评析: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看图书读故事,既对故事有了一个完整的巩固,对一页一页翻着看书的方法又有了掌握。)

②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翻跟头啊?你们会象故事里的小青蛙一样翻歪了呢?还是象小乌龟一样翻得“咔哒咔哒”响呢?我们快去到外面翻一翻。(幼儿在空地上翻跟头)

三、活动评价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与幼儿进行行为上的互动,始终以不同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虽然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但四次翻跟头,角色不一样,形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还蕴含了数量、方向等一些浅显的内容。每个幼儿都能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氛围轻松,效果突出整个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早期教育独具的学习规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幼儿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昌、驳、宗、庭、槐、狂”6个。积累词语8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徐童如法炮制,用他人的方法,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学习运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人、帮助人。

【教学过程】

一、直接谈话,揭示课题

1、请喜欢树的小朋友站起来,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喜欢树?

2、对呀!树木冬天能挡住狂风,夏日能遮住骄阳。可是,却有一位老先生要把自己家庭院的一棵老槐树砍了,这是为什么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2课《徐童保树》。

齐读课题。

二、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新字生词。

1、听老师讲故事,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学习: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3、交流

(1)(出示)“槐、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出示)读词语:聪明伶俐辩驳邀请庭院槐树吉祥一本正经囚禁

(4)理解词语:一本正经

(5)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老先生为什么要砍掉院中的一棵大槐树?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交流。

(出示)书中说“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院子当中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老先生相信这句话。所以要砍掉院中的一棵大槐树。

齐读第三节。

2、听了老先生的话,徐童是怎么回答的?

用直线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出示)徐童用囚字的谜语反驳了老先生的话。

齐读第四节。

师: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位老先生,你会怎么劝他?

(出示)如果我遇到这样一位老先生,我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用他人的、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人、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四、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1、分角色,读课文。

2、找自己的小伙伴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再组词。

鬼()宗()庭()据()

槐()鬃()挺()锯()

4、(出示)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吉利()拘禁()辩论()

5、(出示)照样子连线。

邀请 狂风 踏进 犯人

挡住 大树 走出 庭院

砍掉 客人 囚禁 困境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点设置及常见题型

2、分析学生实用文阅读答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3、结合文本掌握答题要领,提高答题得分率

【教学重点】

掌握答题要领,重点突破,提高答题得分率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

实用文文本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四类,考查的能力方面分别是:

1、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注意要点

1、常见题型:

(1)鉴赏文体表现手法及作用

(2)分析词语或句子含义,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思想

(3)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

(4)探究本中的疑点和难点,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的深层意蕴

2、答题注意要点:

(1)关注答题范围提示语:①内向型②外联型③内外结合型

(2)关注答题规范提示语

三、答题常见错误类型及纠正

1、脱离文本、机械答题

此类错误常出现在鉴赏文体表现手法及作用的题型上,学生答题只是将理论机械地套入,忽略了具体文本的具体特点。

2、未能整合、大段摘抄

此类错误常出现在概括内容要点,筛选文中信息的题型上。

3、片面理解,草率答题

此类错误常出现在分析词语或句子含义,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四、小结

1、审清题干

2、会用技巧

3、规范答题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篇5

活动目标:

1.阅读第12页图画,观察到太阳公公红彤彤的脸庞和下方的小字点,能大胆猜测小字点旁边红心的含义,

2.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唤起天气变化与冷、暖的感知经验。

3.学习主题字“太阳”,练习使用“暖和”。

活动准备:

1.《启蒙阅读》第二册太阳公公大范例,录音机,磁带。

2.图画:晴天、下雨、下雪。

3.太阳牌子,蜡笔,字卡“太阳”。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一猜。

教师:“天空中有一个圆圆的、亮亮的东西照到人的身上很暖和,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太阳牌子)

二、图画阅读。

1.教师:你们知道吗?有一幅太阳的画就在我们的书里。”出示幼儿用书第12页。

2.“老师的大书里也有这一页”出示大范例。

3.请幼儿观察图画。

(1)指一指太阳在哪里?(出示字卡“太阳”)

(2)红彤彤的太阳像谁的脸?我们称太阳是谁?(太阳公公)

(3)图画中还有谁?小字点在做什么?仔细看看她旁边还有什么?猜猜这几颗红心是什么意思?

(4)我们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吧!(出示太阳)

5.请幼儿完整描述图画。

三、游戏:冷和暖。

(一)玩法:感受冷和暖。

1.教师依次出示图画:太阳笑眯眯的出来了、阴天刮大风,下起雨来了、下雪了。

2.请幼儿说说看了这幅图有什么感觉?

(二)太阳公公笑了

1.教师指着图画(晴天、下雨、下雪)问:什么天气我们感觉很暖和?什么天气感觉很冷?

2.幼儿指着相应的图片说:“太阳出来了,我感觉很暖和。”(不暖或者冷)说的对,出示太阳笑脸以示鼓励。

四、圈一圈。

1.幼儿人手一本书,请幼儿用蜡笔把“太阳”字宝宝圈起来,请幼儿数一数你一共圈了几个太阳字宝宝。

2.结束。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画书,感知故事内容,了解三原色变色的基本规律。

2、通过观看表演和参与表演的方式,正确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语言结构,并尝试仿编故事内容。

3、能遵守表演规则,参与表演和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本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碰一碰

——教师: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吗?你想找个好朋友碰一碰吗?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找个朋友《碰一碰》。

二、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玩了《碰一碰》游戏,我知道有许多色彩娃娃它们也在找朋友,它们找了哪些朋友?它们在一起玩什么游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好玩的图画故事书《找朋友》。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提醒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

——教师:你看见了哪些色彩娃娃?它们在做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三、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阅读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师:你听到了什么?故事里有哪些色彩朋友?它们和谁手拉手做朋友?它们在一起做什么?

——教师:“亲亲热热”是什么意思?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的含义。

四、师生完整地阅读图画故事。

——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图画书,在讲到重复的语言处,放慢速度,等待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

——教师:你最喜欢看哪一幅画面?画面上有什么?

五、通过讨论,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根据色彩的变化仿编部分故事情节。

——教师:黄黄和红红手拉手,转出的荷包蛋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想一想,黄黄拉起红红的手,亲亲热热做朋友,一二三四转个圈,转呀转,转呀转……还会转出橙色的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简笔画,(例如橙色的桔子、菊花、衣服等)。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仿编“蓝蓝拉起黄黄的手”和“红红拉起蓝蓝的手”,并带领幼儿用故事中语言,完整地阅读仿编的内容。重点让幼儿懂得红和黄可以变出橙色的事物,蓝和黄可以变出绿色的事物,红和蓝可以变出紫色的事物。

六、故事表演《找朋友》

——教师介绍玩法:小朋友扮演色彩小人,大家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讲述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表演相应的动作。

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篇7

设计意图

直切主题,为幼儿理解故事作铺垫,从而引发幼儿的猜测。记录表的出示,一是让幼儿明确阅读的方式,二是帮助幼儿捕捉捕捉画面信息,寻找故事关键线索,鼓励幼儿表述对画面的理解。在轻松自主的阅读活动中,体验阅读的乐趣。通过动作的模仿、对话的学说,理解宝贝的特别涵义。再次出示记录表,让幼儿进一步明确“宝贝”的真正涵义。预设问题,继续激发幼儿再次阅读的兴趣。

教材分析与设计:

这是一个寓意很深、意境优美、感情丰富、语言朴实、线索突出、色彩鲜明的故事,以獾和狐狸寻宝为主线,逐渐展开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又妙趣横生。我抓住他们寻宝这条主线在看一看、说一说的对比中逐步深入,梳理出故事的主题,其实宝贝是一件很特别的东西,会让你变得非常开心。

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阅读、自主阅读、猜测表达等方式理解 “宝贝”的真正涵义。

2、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绘本表达的优美意境。

活动重点:关注故事发展线索,理解图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并尝试想象表达表现。

活动难点:在对比中理解“宝贝”的真正涵义。

活动准备:

1、《彩虹的尽头》故事幻灯片、轻音乐一段。

2、《彩虹的尽头》绘本,人手一本。

3、“宝贝”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宝贝”导入,感受彩虹的美。

1、出示字“宝贝”,师:谁认识这两个字?

2、你有宝贝吗?你的宝贝是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3、“今天,请小朋友跟着马老师一起到彩虹的尽头找一找宝贝。你们猜猜看“彩虹的尽头会有什么宝贝” ?

4、“獾和狐狸想要的宝贝是什么?”出示、操作记录表。

二、引导幼儿阅读绘本,体验绘本的优美意境。

1、初步阅读,了解故事线索。

“在寻宝的路上,獾和狐狸遇到一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宝贝。他们的宝贝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彩虹的尽头》,从开始看到第十七页,我们到书里找一找。”

(1)獾和狐狸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2)它们的宝贝分别是什么?出示记录表进行记录。

2、分段阅读,观察画面细节。

(引导幼儿分段阅读獾和狐狸遇到松鼠、鸭妈妈两部分绘本,引导幼儿观察人物动作与表情,猜想故事情节。)

(1)“松鼠(鸭妈妈)的宝贝究竟是什么?”引导幼儿从动作及对话中体验小松鼠和鸭妈妈对宝贝的情感。

(2)“獾和狐狸觉得橡果(小鸭子)是宝贝吗?”

3、幼儿与教师一起看幻灯片,共同探索故事发展。

(教师讲述獾和狐狸遇到兔爷爷的故事情节。)

讨论:回忆是什么?

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回忆”的涵义。

三、继续讲述故事至结束,启发幼儿理解、体验“宝贝”的真正涵义。

1、“獾和狐狸找到宝贝了吗?是什么?这和他们一开始想要的宝贝一样吗?”操作记录表,进行对比。

2、“为什么好朋友是獾和狐狸的宝贝?”

总结:

因为好朋友让他们非常开心。宝贝,不一定是金的、银的、宝石的,而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会让你变得非常非常开心。

1、为什么最后挂在天上的彩虹他们都没有看见呢?

2、完整欣赏绘本,与同伴分享喜欢的图画。

207406